深秋时节,稻浪翻滚,金穗飘香。11月4日下午,墓东村360余亩的稻田里,金色麦穗传播着丰收的信号,数台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来回穿梭,一幅机械化收割颗粒归仓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据了解,墓东村此季水稻平均亩产高达1200斤,迎来了实实在在的丰收年。这一高产数据的背后,是“藏粮于技”的生动实践,从春天的插秧机精准播种,到生长期无人机进行高效、精准的施肥与病虫害防治,再到眼下收割机的全力冲刺,机械化、智能化管理贯穿了水稻生长的全周期,为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科技让种粮更有底气,收入更有保障。”这成为了墓东村村民的共同心声。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实现了水稻收割的自动化、高效化,隆隆的机声奏响了丰收的乐章。

面对丰收盛景,墓东村党总支书记王磊介绍道:“近年来,墓东村坚定不移地走机械化、科技化的农业道路。今年,从播种、管理到收割,全程‘铁牛’上阵,‘天眼’巡田,从‘经验种植’转向‘数据种植’,不仅把农民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还带来了实打实的效率和效益。”预计,全村水稻这两天将收割到位。
接下来,墓东村将继续扩大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范围,种植品质更优的大米,打响“茅山仙都”大米品牌,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