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句容,沃野流金,硕果盈枝。在这收获的季节,句容乡村振兴的“成绩单”同样璀璨夺目——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项项沉甸甸的“国字号”荣誉,犹如一颗颗饱满的果实,见证了“十四五”期间我市在乡村振兴大道上的坚实步履与丰硕成果。
“五年来,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以‘美家美户’专项行动为抓手,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句容样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世军的话语,道出了这幅丰收画卷背后的“耕耘之道”。
仓廪丰盈稳根基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序更迭,又见金秋。
在宝华镇仓头村强民稻米专业合作社,整齐列装的插秧机、拖拉机、植保无人机整齐排列。多年来,这些“铁牛金翼”已深入耕、种、管、收各环节,将田间作业效率成倍提升。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植保无人机已从单一的药剂喷洒,升级为集智能施肥、精准播种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而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收割机更是大显身手,使麦收效率提升70%以上,并大幅降低了粮食收获过程中的损失——这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句容农机装备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我市始终将稳粮保供摆在首位,让“压舱石”愈显厚重。2024年,全市粮食生产捷报频传:亩均产量456.06公斤、总产量26.23万吨、种植面积57.51万亩,三项指标较2021年均稳步增长。
仓廪之实,其基在技,其本在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越来越多“新农人”选择回归田野。“十四五”以来,我市持续完善“亚夫团队工作室+地方分室”科技服务网络,先后培育1200名农村科技人才,为全市300余家合作社、3万余名农民送去技术春风。同时,我市创新“链式”育才机制,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20余个专家团队,打造近20个省市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涌现出“低碾压率再生稻联合收割机”等4项标志性成果。
据统计,“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6625人,“新农人”人才库储备1354人,其中卓越者3人、优秀者22人;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5%,果园机械化水平达73.1%,句容农业正以铿锵步伐,迈向科技化、智能化的崭新时代。
产业兴旺新气象
丁庄葡萄从提篮小卖到标准化生产,再度启航新加坡,年产值突破4亿元;天王镇生物多样性农业种植,让亩均收益实现翻番,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金钥匙。我市精心推动稻米、鲜果、茶叶、蔬菜等特色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谱写着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协奏曲。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
鲜果产业五年磨一剑,12.9万亩果园年产17.79万吨,创造25.9亿元产值,成为名副其实的“甜蜜事业”;茶产业老树新枝,4.25万亩茶园飘香,1047.4吨年产量带来3.77亿元收益,“茅山长青”更以17.8亿元品牌价值长成“摇钱树”;蔬菜产业提质增效,11.7万亩播种面积产出34.25万吨,22亿元产值稳稳托起市民“菜篮子”与农民“钱袋子”。
产业腾飞,离不开创新模式的强力引擎。我市深入推广“戴庄经验”“丁庄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活力。
好模式催生金品牌。在“句容农耕”“茅山长青”区域公用品牌引领下,丁庄葡萄香飘海外,白兔草莓成就“中国草莓之乡”,华阳福桃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戴庄大米打造生态农业金字招牌。这些熠熠生辉的农业品牌,共同构建起“句容农耕”的金色名片矩阵,完成了从“卖资源”到“卖品牌”的精彩蝶变。
从标准化生产的国际合作,到生态循环的本土智慧,句容的产业兴旺之路正以创新为笔、以品质为墨,在句容大地上描绘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乡村和美新画卷
蔡门村里,废弃瓦砾砌成花坛,边角地变身菜园,“玉米积分超市”让环境整治与增收致富形成良性循环;玉晨村中,斑驳老墙绘就山水画卷,2.8公里主干道如血脉贯通9个村落,文化软实力与设施硬支撑在这里相得益彰;金山村探索产业筑基、生态塑形相联动,1700亩中药产业预计年产值达1200万元,长效机制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面子”,更是关乎农民幸福感的“里子”。“十四五”以来,我市以差异化发展为导向,因地制宜、精雕细琢,推动乡村从千村一面走向各美其美,让美丽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的诗意栖居。2025年,全市18个村开展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64个项目全面启动,总投资约6000万元。
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创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38个,16个村入选第二批省级名单。茅山老区片区的95个建设项目快速推进,已完工80个。一幅幅“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锦绣画卷,正在句容大地连片铺展。
根植沃野,心向未来。站在“十四五”丰收的田埂上眺望“十五五”,一幅更为壮丽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酝酿。我市将锚定“农业科技、农业现代化走在前”的战略目标,让乡村振兴根基更实、让乡愁有栖处、让乡村颜值更高、让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在时代的画卷上,绘就一幅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周雪菲 陈 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