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天王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戴庄经验兴农共富产业片区为试点,聚焦组织联建、资源联动、人才联育“三链融合”,有效整合片区资源、推动协同发展,探索出一条“党建强、产业兴、农民富”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组织联建筑牢“桥头堡”,释放片区聚合效应。镇党委牵头成立戴庄经验兴农共富产业片区联合党委,构建“1+6+N”组织架构,即由1个联合党委统筹全局,6个成员村协同落实,N个共建单位赋能支持。联合党委下设综合管理、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研学旅游等4个功能型党支部,形成全链协同、精准服务的党建服务体系。
综合管理党支部统筹片区规划,累计召开跨村项目协调会6次;生产技术党支部对接南京农业大学等4家科研单位,建立稻米新品种试验基地,成功落地“农林315”等6个优质种源;市场营销党支部推动农产品统一品牌营销,积极拓展商超等多渠道销售;研学旅游党支部打造“红色文化传承+生物多样性科普”等4类主题线路,优化稻田广场等10个核心点位,今年以来已承接团体“田间课堂”实践活动4批,参与人数超900人次。同步推行党员责任田“1+N”包联机制,通过“议题征集—分级协商—决议执行—成效公示”闭环流程,有效推动跨村农资集采、技术共享等关键事项落实。
资源联动打通“产业链”,激发乡村振兴动能。聚焦盘活农村“三资”,建立闲置资产资源信息库,精准招商引入青年合伙人运营“青创集”,推动唐陵养老院、“踏花小栈”民宿等项目落地见效。扎实推进“藏粮于地”战略,全面启动2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戴庄片区1000亩建设方案编制。
深化产学研协同,联合江苏省农科院等机构推进戴庄育秧大棚智能化改造与生物多样性技术推广中心建设,持续推动新品种试验和优质种源落地。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组建戴庄经验兴农共富专业合作联社,绘制农产品图谱实施统一营销,积极对接商超拓宽销售渠道;加快戴庄文旅综合体建设,唐陵村成功入选中央组织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名单,推动农文旅融合再上新台阶。
人才联育建强“主力军”,带动共富实践见效。构建“一库一站”人才服务体系,整合建立涵盖产业技能型、文化传承型、经营管理型人才的乡村振兴人才库及联络站,提供惠农政策解读、数字农业实操等精准服务。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亚夫新农人学院在句容现代农业展示馆挂牌成立,中共天王镇委员会党校挂牌运行并承接市级培训任务;持续推进“定制村干”培养,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实施学历提升与新农人孵化计划。建立健全片区强弱村结对机制,选派后进村青年干部赴产业先进村跟班学习,推动机关干部下沉挂职,实现优势互补、协同提升。今年以来,新农人华梦丽入选2025年“中国好人榜”,2个“新农人”项目获“福地青年英才”创业大赛二等奖,青年人才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通过“利益联结+就业帮扶+示范引领”,构建“公司保底收益+合作社分红+农户劳务增收”多元分配体系,开发季节性岗位推动村民就地就业,形成“培育一个主体、带动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良性循环。
周雪菲 付 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