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句容

千年赤山湖何以入选“世界级”遗产

来源: 市融媒体中心 访问量: 发布日期: 2025-09-11 09:00

10日,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赤山湖灌溉工程成功入选。这不仅是句容的高光时刻,更在我国水利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穿越1700年历史烟云,这座古老工程携带着历代治水的智慧底蕴,至今仍为当代水利发展注入蓬勃活力。

何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着眼于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文明的影响,是水利文化国际传播的载体。我国陕西泾阳郑国渠、四川都江堰均先后入选该名录。这些工程既以技术奇迹震撼世界,更承载着中华治水“顺应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智慧。

那么,赤山湖灌溉工程凭什么跻身这份“世界级名单”?

“时间足够久,规划足够好,管理足够出色。”赤山湖灌溉工程申遗团队负责人、河海大学二级教授陈菁给出了答案。

赤山湖工程的三维调蓄体系彰显科学前瞻。从三国孙权“筑塘开渎”到清代左宗棠“系统治水”,赤山湖见证了中国水利文明的辉煌演进。历代先贤在此构建了“低乡蓄水、高乡壅水”的三维调蓄体系,堪称丘圩并存地区灌溉工程的典范。尤为可贵的是,其13项遗产中至今仍有8项发挥原有功能,持续灌溉着7.7万亩良田。工程规划科学,巧妙利用地形。在平原圩区筑塘成湖滞蓄洪水,于丘陵岗区筑坝壅水,更创造性地运用人工阶梯运河技术解决灌溉通航难题,其前瞻性与科学性令人叹服。

作为秦淮河流域“唯一”的调蓄湖泊,赤山湖承担着调蓄上游洪水的重任,防洪地位举足轻重。2016年特大洪水期间,沿湖群众顾全大局,主动撤离家园启用滞洪区,为保障南京防洪安全作出了巨大牺牲与贡献,凸显了该工程在维护区域安全中的关键作用。

古代治水理念与现代治理呼应。赤山湖的价值远不止于实用功能,其蕴含的古老智慧与现代治理理念高度契合。雁栖岛上的宋代“磐石水则”,记载着先民“春夏七尺、秋冬四尺”的科学用水规范;配套的“湖条”制度设立专职“湖长”进行网格化管理,并划定湖面围垦红线。“一般水则只是用水位的高低来衡量水量的大小,赤山湖是唯一一个,不但用水则控制水量,而且还有控制围垦面积的功能,这是非常了不起的。”陈菁介绍,这些举措与当今推行的“河长制”“生态红线”理念一脉相承,生动展现了中国治水智慧的绵延传承与创新发展。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赤山湖灌溉工程成功申遗,它是闪耀全球的水利名片,更是中国古代智慧的鲜活教材,激励我们在现代水利建设中持续探索创新,追求更高境界的人水和谐。申遗成功不是终点,保护利用未有穷期。陈菁表示,未来需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致力推动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让千年灌溉工程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句容新实践中共谱人水和谐的新篇章。


李 颖

文章关键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