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水稻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既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重要时期。做好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治,是确保秋粮丰收关键一仗。因此,各镇(街道、管委会)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宣传发动和技术指导,抢抓适期,狠治穗期病虫害,奠定好丰产基础。
一、当前病虫发生情况
1、稻瘟病
综合分析气象趋势、品种抗性、生育进程等因素,今年水稻穗期稻瘟病中等偏重流行风险大。一是气象条件有利病害发生。据气象部门预测,8月31日-9月2日有多个降雨过程,与我市大面积水稻破口抽穗期重叠,温暖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病害流行。水稻灌浆结实期的降雨不确定性,也给稻瘟病流行带来风险。二是感稻瘟病品种种植比例高。今年我市水稻主栽品种仍以感稻瘟病的南粳、镇糯系列为主。三是生育期不整齐增加病菌侵染几率。据栽培部门预测,大面积破口时间8月28日-9月5日,增加病菌侵染几率和适期防治难度。
2、稻纵卷叶螟
预计我市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局部田块大发生。8月25日在后白、茅管、边城、郭庄等乡镇调查,郭庄未及时防治的杂交稻田块平均百穴卵量650粒,虫量200头,其余乡镇平均百穴卵量350粒,虫量120头。
3、稻曲病
我市水稻以粗秆大穗型为主,对稻曲病抗性普遍不强,感稻曲病的籼稻、杂交稻仍有一定种植面积。但8月20-30日的高温晴好天气不利于杂交稻、籼稻上的稻曲病发生。若齐穗扬花期间遇连续阴雨天气,稻曲病在常规粳稻上可能偏轻发生。
4、纹枯病
8月25日系统田调查病穴率46%、病株率43.1%;普查:病穴率为4.18%(0-32%),病株率为2.43%(0-26%)。纹枯病田块间发生不平衡性大,部分群体大、郁闭度高的田块发生较重。预计纹枯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5、稻飞虱
褐飞虱:普查平均百穴虫量为1.14头(0-10头),全是成虫;白背飞虱:普查平均百穴虫量为27.5头(0-145头),其中成虫4.09头(0-25头),若虫23.41头(0-135头);灰飞虱:普查平均百穴虫量为17.5头(0-120头),其中成虫1.82头(0-15头),若虫15.68头(0-105头)。预计稻飞虱轻发生,如后期出现大量补充迁入,会加重发生程度。
6、智能测报情况
赛扑星性诱稻纵卷叶螟:郭庄点(赵家桥)8月15-23日出现一个蛾峰,峰值为134头/套;边城点8月12-19日、8月23-26日出现一个蛾峰,峰值分别为87头/套、56头/套;茅山点8月19-25日出现一个蛾峰,峰值为56头/套;白兔点8月16-26日出现连续蛾峰,最高峰值105头/套。
托普灯诱:7月14日至今白背飞虱18头、褐飞虱属34头、稻纵卷叶螟624头、大螟6头、二化螟12头。
飞虱灯:7月15日至今褐飞虱属12头。
二、防治意见
主治稻纵卷叶螟、预防稻瘟病、兼治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等其他病虫害。
1、防治时间
水稻穗期病虫第一次防治在8月底前完成。
2、防治方法
防治稻纵卷叶螟:选用氰虫·甲虫肼、甲维·茚虫威、四唑虫酰胺、四氯虫酰胺等药剂。
防治稻瘟病:选用稻瘟酰胺、三环唑、春雷·三环唑等药剂,水稻全生育期三环唑使用不超过2次。
防治稻曲病和纹枯病:氟环·肟菌酯、肟菌·戊唑醇、丙环·嘧菌酯等药剂。
防治稻飞虱:三氟苯嘧啶、烯啶·吡蚜酮、吡蚜·呋虫胺等药剂。
以上配方兑水30-40公斤喷细雾。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注意交替用药。
3、太湖流域绿色生产区
在防治纹枯病时可选用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等;预防稻瘟病可用春雷霉素等。示范推广纵卷叶螟性诱剂诱杀技术、人工释放赤眼蜂控制技术等。
4、一喷多促
在防病治虫同时,选择芸苔素内酯、赤霉酸、二氢卟吩铁、冠菌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搭配磷酸二氢钾、腐殖酸(氨基酸)类、微量元素类叶面肥使用,调节植物生长、提高水稻产量。
三、注意事项
1、为确保防治效果,应做到先上水后用药,保水3-5天。
2、需避开高温用药,注意人身安全,用药后,若在6小时内遇雨,要及时进行补治。
3、科学安全用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农药及其复配剂,严禁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农药,严禁使用菊酯类等对飞虱有刺激增殖作用的药剂。
4、用药时注意水生生物安全,药后注意水浆管理,田里的水不要直接放入池塘或河道内。
5、若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选择上午9点前(避开水稻扬花)和下午3点后施药,推荐用水量在5L/亩,飞行高度不高于1.5米,推荐使用飞防专用助剂,以便加速沉降、减少蒸发。
6、注意回收农药包装,切勿随意丢弃,保护生态环境。
句容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8月27日